老板電器:別太把電商當回事
■自述者:蔣凌偉,老板電器電子商務總監
整理:本刊記者 劉 登
從2007年開始,老板電器就在謀劃渠道多元化戰略,裝建渠道、櫥柜渠道、小區渠道、電視購物渠道、專賣店渠道和電子商務渠道在當時是齊頭并進的。經過5年積累,到2012年,電子商務渠道的銷量在老板電器整體銷售中占的比例已經達到了15%。
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振奮的結果,說明了我們當初的判斷并沒有錯,但這并不是我們刻意發展電子商務取得的結果。為什么這樣講?因為2007年我們不是為了做電子商務而做電子商務,是為了公司渠道多元化的整體戰略服務而去做電子商務,電子商務只是銷售服務的渠道之一,這是根本區別。
干不干燒錢的事?
老板電器和一般意義上的電子商務大的不同,在于我們并沒有照搬典型的B2C平臺銷售模式。
我們也有平臺,2007年的時候就建了老板官方購物網,但這不是老板電器電子商務的重點。這個官方購物網是有B2C功能的,但我們只把它當做一個載體,一個承載平臺,它的核心是成為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的一個載體。也就是說,它可以不賣貨,但是消費者進入這個平臺,能得到一種回家的感覺。我們想把它打造成類似SNS社區那樣的平臺,而不是簡單賣點貨。
說實話,現在來做B2C平臺賣貨,非常燒錢。老板電器做了34年實業,這個時候要燒錢去做B2C平臺,不符合我們的文化。但是B2C平臺是一個很好的資源整合工具,可以讓我們更接近消費者,可以方便地獲取更多消費者方面的信息,這才是我們希望得到的平臺效果。
所以從銷售上來說,老板電器的電子商務渠道更多是借用諸如天貓在線這樣非常成熟、具有巨大流量的第三方電商平臺。老板電器和這些電商的合作都非常好,這是一個雙贏的模式:他們有市場份額和流量,我們有品牌影響力,我們借流量擴大銷售,他們借品牌擴充品類和影響力。
當然,說我們完全沒有考慮自己的B2C業務也是不全面的,這個平臺畢竟在2007年就已經存在了,一直都有在線銷售的功能。只是在這幾年電子商務的發展過程中,天貓、這樣的大平臺發展得更好,那我們為什么要燒錢去和他們競爭呢?所以對平臺的建設重點就發生了變化,從以銷售為主轉到以展示、溝通、互動為主。我們也沒有說要放棄自主B2C銷售,戰術是為戰略服務的,戰術可以隨時調整。誰說做電子商務就一定要自建B2C或者一定要放棄B2C?這是一個在發展中動態調整的過程,其核心是為企業的整體業績服務。#p#副標題#e#
從工匠到服務的漸變
電子商務對傳統企業影響,不在于多了一個渠道或者降低了多少成本,而是把我們從一家以產品為中心的工匠式企業,逐漸轉變成一家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服務型企業。
光做好產品已經遠遠不夠了,互聯網時代的消費者購買一個產品,他已經不僅僅是買產品本身,他會認為自己是在享受一種服務。該怎么去做好用戶體驗,需要每個企業從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琢磨,從老板電器來看,我們也有一些自己的創立。
比如在接訂單和發貨這一塊,一般的理解是認為傳統企業有全國的銷售網絡,比純電商更有物流上的優勢,可以就近發貨。但實際上我們做下來以后發現,把訂單拆分到地區經銷商并沒有明顯的物流優勢,還會給用戶帶來很多負面的體驗。
為了避免和傳統渠道競爭,我們在電子商務渠道一直是保持產品的差異化,對一些特定的電子商務平臺,還會有產品,型號和線下當然也有區別。網上銷售面對的消費群體是全國范圍的,他所在的線下銷售區域,并不能提高/增加有他在網上訂購的產品,如果要就近發貨,區域銷售公司還要去調貨,總部也不好監控,這給消費者的體驗就非常不好,時間長,過程復雜。所以我們把訂單全部集中到公司總部來,再由總部統一安排直接配送,這樣既可以提高/增加貨源,同時也有利于與物流公司整體協調,反而比分區域發貨更率。
發貨完成以后,所有在正規渠道購買的老板電器產品,都可以享受上門免費安裝調試的服務,這一塊的工作就必須由當地經銷商的售后隊伍來完成,才能提高/增加正規的服務和及時的效率。在這個環節,很多傳統企業感覺麻煩,銷售業績不是區域經銷商的,售后卻要他們來負責,所謂電商和傳統渠道的矛盾也在于此。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從公司整體利益的角度來看,只要銷量增長,對大家都是有好處的,剩下的不過是利益分配問題。老板電器每年都會制定公司整體銷售政策,原則是“不制造矛盾,有利共享”。
電商渠道銷售的產品,由當地代理公司負責安裝、調試等售后服務;同時,根據電商產品在各地銷售的情況,分別給予一定的返點,作為“電商支持費”。
很多傳統企業在做電商的過程中矛盾不斷,根本原因在于把電商太當回事兒了,好像在做一個特別新、特別獨立的事情,這樣就容易和原有的體系格格不入。我們不需要再造一個屬于電商的老板電器,我們在傳統廚電行業做到了優先,現在只是想把這種產業優勢,以及與消費者之間建立起來的默契轉移到線上來,做到了這一點,我們的電子商務戰略就算成功。
[編輯 陳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