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所謂“萬用桿”、“混血桿”或“鐵木桿”是大熱的球桿品種。而beres高爾夫球桿在球道木桿、萬用桿及鐵桿的創造方面,不斷打破傳統。beres高爾夫球桿由碳纖維及不銹鋼復合制造,重心低且深,使困擾眾多球友的3、4號長鐵桿難操控、低彈道的問題迎刃而解,令長鐵桿變得如中鐵桿一樣易操控、高彈道。beres高爾夫球桿因此成為首支“萬用桿”
之后,經過9年多的不斷改良,beres高爾夫球桿在1996年推出,確立了鐵桿及木桿以外第三類球桿---萬用桿,2000年的升級型號,則進一步提升了此類球桿的地位。
beres高爾夫球桿所強調的哥倫布理論,由于beres高爾夫球桿,而更加彰顯。此前,傳統木桿的桿頭型狀上寬下窄,重心落在擊球中心位置之上,又因制造技術的局限,無法改變桿頭的材質厚薄,故重心位置主要取決于桿頭形狀。beres高爾夫球桿長年至力于此鉆研,終于在beres高爾夫球桿上打破傳統將桿頭形狀制作成上窄下寬,把重心移到擊球面的中心位置。測試結果顯示,因擊中重心的大增,加上沒有多余的回旋量,球員揮桿力量全部轉化成驚人的飛行距離。
秉承beres高爾夫球桿的概念,beres高爾夫球桿開始規定球桿回彈系數不得超過0.83,beres高爾夫球桿轉而研發增長飛行距離的另兩個重要因素:初出角度和回旋量。便應運而生。
2002beres高爾夫球桿的嶄新桿頭結構的發球桿,成功打造復合材料桿頭的發球桿。beres高爾夫球桿系列木桿桿頭的特殊構造之處在于:將桿頭頂部挖空后再采用比鈦合金更輕更加有柔韌性的碳纖維材料beres高爾夫球桿降低桿頭的重心及增加桿頭的回彈力,實現了高爾夫球友夢寐以求的高出球角度、高初速、低回旋轉遠距離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