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巨頭企業為什么都要做小程序?
一位關注小程序的用戶就告訴閃云科技小程序,隨著使用習慣的培養,已經逐漸卸載一些使用頻次較低的App,轉向相關小程序。
擁有流量池的企業,都在做小程序。
這是由微信起頭,阿里、百度、今日頭條等大的互聯網公司迅速跟進的一次創立。
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序正式面世。這款在微信內使用、無需安裝、觸手可及、用完即走、無需卸載的輕應用,向用戶展示了不同于網頁、App的一種產品體驗,同時也向開發者和創業者提供了更為便捷、低成本的創業選擇。
微信小程序剛出來時備受關注,但很快就冷下去了。直到2017年底,微信小程序跳一跳爆火,小程序才重新回到用戶視野中。
隨后,微信的社交裂變,也都在小程序上收割到紅利。
騰訊副總裁張小龍曾表示,做小程序的初衷是讓信息觸手可及,改變應用程序需要下載、安裝的繁瑣過程。微信考慮的其實就是如何在單一入口內給用戶提供更多信息和服務,這一點一旦做好就會把用戶很好留在自己閉環的生態App里。
微信小程序面世幾個月后,支付寶開始公測自己的小程序。公測一年后,2018年9月12日,螞蟻金服才宣布正式成立支付寶小程序事業部。
但支付寶小程序的定義,與微信小程序又有所差異。
根據支付寶小程序事業部總經理管仲的介紹,支付寶小程序的戰略定位是支付寶從支付工具走向場景平臺的技術載體,是螞蟻金服面向商業生態的開放技術的一環。支付寶小程序作為其中的輕量化解決方案,聚焦在商業和生活服務場景。目前,支付寶小程序入駐某寶、釘釘、高德后還能得到流量重點支持。
而百度則在2018年7月4日上線了自己的智能小程序。百度副總裁沈抖表示,移動互聯網時代,各個App使得整個用戶體驗是割裂的,百度推出智能小程序和百家號,就是希望互聯網應該是互聯互通、平等的局面,是為了解決移動互聯網割裂的問題。
另外在去年11月17日,頭條小程序也正式上線,今日頭條新任CEO陳林在生機大會上宣布了這一消息。
借助小程序,微信就曾創造了跳一跳小游戲等多個爆款。
雖然這幾家互聯網公司做小程序的初衷各不相同,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擁有巨大的流量池,而幾家競爭的核心,也是圍繞流量競爭。
當互聯網發展到一定階段后,超級App的增幅逐漸放緩,根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增速在2018年6月已經降到5%25以下,流量競爭越發嚴峻。而為了提升流量的二次分發效能,深層挖掘用戶價值,巨頭們布局小程序,開啟平臺化升級。
在一位業內人士看來,小程序“就像蘋果App Store一樣,將開發者聚集起來,開發者能在這個生態下收效,平臺也能依靠開發者完善生態。”
小程序的出現,對開發者來說,可以打破跨系統開發的限制。對用戶而言,從功能上,不管是哪種小程序,都解決了用戶使用上的便捷性,不用在不同產品界面間切換,在一個平臺內就可以一次性解決復雜、連貫的需求。一位關注小程序的用戶就告訴閃云科技小程序,隨著使用習慣的培養,已經逐漸卸載一些使用頻次較低的App,轉向相關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