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5月,2006年7月2日破土動工,位于合肥瑤海工業園區,占地約120畝,現有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注冊資金1億元。公司主要從事鋰離子動力電池(簡稱鋰電池)、鋰電池材料和鋰電池應用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現有員工1000多人,其中技術人員占60%以上,有二名海歸博士,一名中科大博士,數十名碩士,組成了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豐富的生產技術研發、經營管理和市場營銷隊伍。公司組織機構健全,已建立起完善的規章制度。
鋰電池已列入安徽省“861”行動計劃和2006年合肥市工業性固定資產加盟項目庫;并已被批準為高新技術企業、合肥市知識產權示范試點單位,被納入2007年合肥市科技新企業培育計劃的企業之一。
鋰電池總加盟約1.7億元人民幣。項目一期工程于2006年8月開工建設,占地48.2畝,總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現累計完成加盟約4500萬元。該項目全部建成后,有6條鋰電池生產線,3條磷酸鐵鋰(LiFePO4)生產線,2條鋰電池組裝配線,3條電動車裝配線,年產值10億元,年利稅達2億元。
鋰電池是公司的核心產品,也是公司的主導產業,經過我們長期的市場調查和對宏觀政策的深入研究,我們認為:
產品符合產業發展政策
節能環保是我們緊迫的任務,鋰電池是近年來新發明的新蓄電裝置,鋰電池無污染,不含鎘、鉛、汞之類的重金屬物質,在生產制造、使用和報廢后都沒有污染,是全球提倡使用的“綠色”環保電源。目前已廣泛使用多年的鉛酸電池由于鉛污染的危害性,已被歐美發達禁用,雖然鋰電池目前價格稍高于鉛酸電池,但是由于使用壽命長、體積小、重量輕的特點,加上鉛金屬價格日漲,鋰電材料、設備價格下降,鋰電池會慢慢地取代鉛酸電池。
《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已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實施,這已顯示出新能源、新材料、新動力的科學技術進步與技術成果大規模產業化的時代即將到來。“十五”期間,我國已將鋰電池為動力的電動汽車列入十二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
能充分利用巨大的科研優勢
合肥市是全國重要的科教基地,是我國優先批科技創立城市,擁有眾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其中不乏正在進行鋰電池及關鍵材料研究的教授和博導。我們圍繞電池的材料和應用與中科大、合工大進行了多項產學研合作。我們與中科大陳春華教授合作開發阻燃電解液,與中科大陳宗海教授合作開發電池組控制技術,與合工大張衛新教授合作開發正極磷酸鐵鋰材料,與合工大蔣陽教授合作開發負極材料,即將與合工大汽車學院合作開發鋰電池的電動汽車。另外我們還與中山大學、浙江大學均有項目合作。
技術處于世界先進地位
在鋰離子和動力電池的產業化方面,正走在世界的前列,目前,在國外能生產動力鋰電池的企業也為數不多,主要有美國A123、美國VALENCE、日本三洋,在國內也只有近年來才涌現出的蘇州星恒、青島澳柯瑪、中信國安盟固利。我們與國內外同行業同處一個起跑線上,而我們目前又擁有動力電池四大關鍵核心技術,即正極、負極、電解液和智能控制技術,并申報了知識產權專利,我們在新材料研究和新工藝處理技術方面具有獨到之處,均處在行業前列。
鋰電池產品能形成緊密的較長的產業鏈
動力電池作為主導產業,其產業鏈接上下游產品眾多,上游主要有正極材料磷酸鐵鋰、負極材料石墨和電解液,下游有各種電動產品,如混合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新電動自行車、新高爾夫球車、不間斷電源、光伏發電系統電源、用品電源等多種領域的系列產品。由于我國盛產磷酸鐵鋰的原材料碳酸鋰,其主要產于青海鹽湖,所以我們即將成為世界很大的鋰電池原料生產國,加上我國有廣闊的市場,所以由鋰電池帶動的產業將非常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