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誘使女性消費者頻頻購買?
在現代社會中,家庭經濟大權越來越控制在女性手中。因此,作為商家,唯有深刻地了解女人的天性,并敏感地捕捉女人特有的心理,才能成為商戰中的幸運兒。為了巧妙地招徠女顧客,精明的店家們布下了一個個“陷阱”,誘使女性消費者頻頻“上當”。下面我們列舉了女性購物中存在的幾大誤區,不妨細細琢磨琢磨。
貪圖便宜
只要便宜,女人往往會義無反顧。于是不少商家紛紛打出了“忍痛大削價”、“免費贈送”、“巨獎銷售”等高招,遍街林立的專營“低價商品”的商店應運而生。在女人的購買心理中,不管是一盒火柴,還是一根發卡,只要有甜頭可吃,她們就會毫不吝嗇地打開錢包。
仰慕虛榮
凡人皆有虛榮心,而女人尤甚。特別是在三四個女伴同行時,該心理表現得更為充分。如果手提包價格為3優惠、5優惠、8優惠,這時選購的一定是貴的8優惠的手提包,與其說她在購物,不如說在炫耀自己。所以,盡管國人囊中羞澀,但價格昂貴的“皮爾·卡丹”之類有檔次品仍是購者如流,這正是原因所在吧。
盲目攀比
女性對有關世界和社會的重大新聞,通常是充耳不聞,但她們卻非常關注自己周圍的事情。看到鄰居買了一架鋼琴,她們就會想“難道我家沒有你闊氣,我一定要買一架超豪華型的。”看見中意的時裝,優先天她們還能忍痛割愛,第二天如果看見別的女人已經買了,穿上顯得光彩耀人,這真是比揪心還難受,到了第三天早晨,她會奪門而出,爭當優先位買主。“你有,我為什么不能有”幾乎是女性消費者的共通心態。
追逐流行
女性抵不住流行的誘惑,追趕時髦是她們的天性。對于其他人擁有的東西或所做的一切,她們絕不會、觀而不見,無動于衷。她們對季節的變化相當敏感,都渴望比其他人搶先換上季節性服裝,決不愿落后半步,豈不知正中了生意人“冬置單,夏購棉,把準時機賺大錢”的詭計,忘記了“有錢不買半年閑”的古訓。
模仿名人
對名人,特別是自己喜愛的名人五體投地,女人樂此不疲。于是,名人喜歡的東西,買!名人喜歡的地方,去玩!名人的作品,快搶!真是花了不少冤枉錢。風行一時的“簡愛帽”、“幸子衫”以及“慧芳服”的流行就是這種心理的反映。
優柔寡斷
果斷行動,對女人來說,是感困惑的苦差使。女人這種猶豫不決的態度,在購買東西時,表現得充分。“到底是哪一種更好呢?”東店出,西店進,走了一家又一家,看的沒完沒了,挑得眼花繚亂。一旦碰上老練的售貨員,抓住時機,告訴她們“這個合適,不買真虧”,女人就會稀里糊涂買了下來,沒有任何理由,盡管也許回家就會把它永遠鎖在箱子里。
總之一句話,女人就是女人,有時盲目,有時精明。這就是女性消費者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