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鋪命名準則之——內外合一,名副其實
名稱是事物的專有標志,只有名實相符,才能準確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才能讓人叫著順口,聽著順耳。因此,“內外合一,名副其實”是店鋪命名必須遵循的一個重要原則。我國頒布的《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明確指出,企業名稱不得帶有“可能對公眾造成欺騙或者誤導”的內容和文字。目前在企業取名,尤其是店鋪的取名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夸大、攀貴、求洋等。
夸大。有些檔次不高、規模也不大的小店,卻往往冠以××大飯店,××大賣場,再不就是紛紛叫“城”,像美食城、玩具城、兒童城、娛樂城、裝飾城。盡管這些店鋪的名頭大,卻很難名副其實,這樣很容易使得消費者產生反感情緒。
攀貴。向“”靠攏。皇都、皇宮、皇冠、帝豪、皇后、等商名滿街都是,令人目不暇接,仿佛進了紫禁城一樣。
求洋。一些與異國沒有什么聯系的店鋪也取洋名。比如,“歐羅巴餐館”“法蘭西發屋”“伊麗莎白歌舞廳”等,讓人覺得不倫不類。
攀貴、夸大、過度求洋原本是為了招徠更多顧客,但實際上卻往往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商號、商標是否與實際相符,人們一看便知,而名不副實的店鋪名稱非常容易引起顧客的反感。
店鋪名雖區區幾個字,但在設計上的確需要下一番工夫。好的店鋪名既可作為店家的標志,又能兼顧到人們的審美需要。考慮到前者,就要注意名實相符,且使之醒目;考慮到后者,就應力求構思新穎,且寓意高雅。比如,“紅豆”牌襯衫,取自古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相思”。取“紅豆”二字作為商標,使其具有特殊情感魅力和極富詩意的文化內涵,把“紅豆”與襯衫結合在一起,給人的感覺是“紅豆”襯衫的溫暖、關懷、相思之情。結果“紅豆”襯衫一上市,很快激發了廣大消費者的購買欲,人們就像久別的老朋友似的,許許多多的海外華僑和熟悉唐文化的日本人及周邊的消費者,競把“紅豆”襯衫當做收藏品。如今,“紅豆”制衣名列全國十大品牌服裝前列。值得注意的是,店鋪經營者在起店鋪的名稱時,必須準確地反映出店鋪的經營范圍、經營理念、服務宗旨、經營目標等,只有這樣,店鋪名稱才能準確地反映出店鋪的獨特形象,才能達到塑造店鋪形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