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賣家給大家講:如何進貨
為了讓讀者對網上進貨有一個比較詳細的了解,筆者特地采訪了一位的網絡賣家懶妹兒。
懶妹兒的網上店鋪,選擇了家居產品作為自己的銷售主項。銷售這樣的產品要能夠升到5鉆,實在是不容易的事情。在日本,這一類產品稱為雜貨,它要靠新穎的時尚的設計博得客戶歡心。懶妹兒是深得此中三昧的,她的店標上就不斷閃動著兩句話:“傳遞較新的居家用品”以及“白領生活地帶”。
筆者也喜歡家居,并且知道它的開拓者是瑞典的。像懶妹兒這樣的網上小店,一沒有生產廠家,二沒有設計人員,那么她憑借什么可以不斷得到新的產品呢?筆者拋開繁文縟節直奔這個主題。
懶妹兒告訴筆者,她的貨源通常會有3種方法:一是經常去觀看展會,主要是家居用品展;二是利用人脈關系尋找外貿公司的尾單;三是在網上搜索居家用品的公司,抽時間去拜訪,尋求合作。現在公司已經有4臺電腦5個人做網上生意了。
在懶妹兒身上,你可以看到傳統商人的精明,同時又能看到他們巧妙利用網絡的本事。選擇和訂購產品,是商人的一項硬功夫,筆者們來看看懶妹兒的所謂三步曲。
懶妹兒說,選擇產品,你首先要要求自己的,是角度,就是要站在客戶的角度來考慮產品、選擇產品。通常,你看到一個沒有見過的產品,你會很沖動,感覺自己喜歡的很多人都應該喜歡。但她不是這樣,她首先是讓自己冷靜下來,讓自己的感覺麻木再來分析這個產品。她要更多地判斷這個產品存在的意義,它是否會被客戶接受,它的存在能夠解決哪些問題,哪些人應該喜歡,為什么喜歡等等。在這個時候,你千萬不能以自己的感覺來決定你的加盟,而是要理性的去分析。
第二步呢?筆者著急地追問。懶妹兒繼續打過來一連串的文字:然后我會到網上搜索,看是否有同類的賣家。如果有,就看他的定價,看他是否已經賣出去了,看客戶給他的評價,甚至看這個產品信息的瀏覽量。然后,還要到搜索引擎去搜索和這個產品相關的鏈接。如果沒有賣家賣,而我認為可以賣的話,我就會進貨。——開始會小試,然后聯系我的老客戶,詢問他們對這個產品的感覺。
如果小試成功,老客戶反映也不錯,懶妹兒就認為水到渠成,該第三步可以加盟了o對網店上許多人寧可搬磚頭做生意的方法,懶妹兒不能茍同。她認為商人么,總要冒。在有了基本把握以后,不去加盟就等于失去機會。
筆者轉了一個話題,一個筆者也感興趣的話題:對你有啟發嗎?懶妹兒興奮起來,飛快回復:有,很大的啟發!它改變了大家對選擇產品標準的看法。改變了生活理念,它的每個產品都給我很大的啟發,使我知道原來生活還可以這么過,原來產品還可以這么制造。帶給我的很大的啟發就是思想和意識的改變。雖然不會經常去,但凡去過,每次回來我都會認真思考、經常思考。
懶妹兒不是一個完人,在她的銷售記錄中,也有中評。對于一些中評,懶妹兒是委屈有加,但對一些客戶買回去產品因為不實用或者質量差給她的批評,她的誠懇認錯令筆者感動。她說,一開始做的時候,我只是想單純的做買賣,價格低一點,只要把產品賣出去就可以了。但買家因為產品的使用沒有得到實惠而給我批評時,我真的感到很內疚,感覺自己賣出去的產品給別人帶來了不便利,帶來了煩惱,畢竟大家的錢來得都很不容易。以后我就養成了習慣,在采購一個產品之前,需要自己的決策和判斷。你可以瀏覽客戶以前對我的評價,為什么一些產品大家都在賣而我停止了,是我自己感覺責任很重要。客戶沒看見產品就相信你了,你也應該給客戶一個完全的信任!說到這里,懶妹兒停頓了一會,然后拷貝過來一份一位老客戶剛剛和他的聊天記錄:“東西收到了,質量不錯,謝謝。”“呵呵,好東西大家有目共睹,我用了鄰居看著好,叫我帶的。”懶妹兒說,她看到客戶這樣的回復時,心里就特別開心。這是她近期選擇的新產品儲物三件套,一個公司向她定購了60套。
懶妹兒用這樣一段話結束了筆者對她的采訪:選擇一個好產品,不能靠自己感覺,也不能靠廠家宣傳,不能靠價格便宜,更不能靠外觀時尚,而要買家說了算。為了避免讓買家損失,你自己先要試用,并且對客戶回訪。跟風選擇產品的結果,就會使你失去對市場的判斷。為此,懶妹兒選擇了10家生產企業成為他的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