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童裝到底值不值
我們小時候穿的毛衣,是媽媽一針一線織的,襯衣褲子是奶奶穿針引線縫的,小鞋子是外婆細細密密納的。
我們小時候穿的毛衣,是媽媽一針一線織的,襯衣褲子是奶奶穿針引線縫的,小鞋子是外婆細細密密納的。現在孩子的衣服越來越好看選擇也越來越多,不再需要全賴手工,給媽媽們省下不少挑燈夜戰的時間。但是減輕了體力負擔并不代表媽媽的責任就輕了。市面上各式各樣的童裝,讓人眼花繚亂。在媽媽們注重服裝面料的同時,一些安全問題卻被忽略。另外,不少家長在高價品牌童裝和普通的純棉衣服中選擇兩難。
“貴一點,小朋友穿了也合格”
大學學習服裝專業的農女士有一對雙胞胎兒子。除了毛衣是外婆和干媽織的外,其他的衣服都只認定幾個固定的品牌,“小時候多的就是哈貝比,大一點是史努比、elle和夢特嬌為主。”盡管品牌童裝價格甚至比成人的同類衣服還要貴,但是農女士覺得,一分價錢一分貨,貴有貴的道理,“面料染料確實會相差很多,很多時候非專業人士即使摸著衣服,也很難判斷材料是否安全。貴一點,小朋友穿了也合格”。當然,為了這個合格,農女士比不少媽媽花了更多的價錢,即使打折,夏天普通一套背心短褲,也要兩百左右,而冬季一套衣服,折后沒有五六百也不一定搞得定。持高價至少不會太低質的觀點的媽媽大有人在。曼曼媽唐女士在南方醫科大學任教,和周圍的不少媽媽一樣,自己的衣服并不特別講究,甚至也會在外貿店淘。但曼曼的衣服卻從來不敢馬虎,都在廣百、友誼商店搞定。小朋友一歲半,唐女士表示,在衣服上花了多少錢沒有仔細算過,但是尤其是優先年小朋友長得快,經常一兩個月得換一輪衣服,每次一兩千很正常。
然而并非所有的品牌都值得信任。廣州市質監局近日公布今年一季度抽查的嬰童服裝質量顯示,有1/6被檢產品不合格。在抽查的72個批次嬰童服裝中,12批次不合格,時尚小魚、芭比兔等知名品牌赫然在列。其中1批次產品竟含有禁止使用的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市場上嬰童服裝質量確實魚龍混雜,不明材質、不明標準的嬰幼兒服裝依然存在,甲醛、PH值、色澤、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也成了嬰童健康的四大威脅。
中山八路是廣州很多家長淘貨的地方,價格便宜款式新穎,是全國童裝的一大集散地。但近日有媒體調查稱,中山八路荔湖大廈童裝批發城一樓,超過九成質量不靠譜。在標識中沒有注明產品是否屬于嬰幼兒產品,有的什么材質都不知道。
童裝安全不應被忽視
近日,5歲的溫州男孩豆豆(化名)因耳朵聽不見,被送到醫院。父母說,他把四五顆珠子塞到耳朵里去了。醫生給他實施了全麻手術,后竟然取出12顆珠子!這些小珠子都是他衣服上的小裝飾,直徑只有1.5毫米。
在童裝面料日益被家長重視的時候,服裝上的小配件安全可能被忽略。相對梭織服裝而言,針織服裝由于其面料的特殊性而較多地被應用于童裝生產,由于款式相對比較簡單,其成品中印花及繩帶、亮片等小配件較為常見。記者了解到,兒童服裝繩帶、小零部件等功能性能已成為歐美等地日益關注的質量安全問題,各國紛紛加強了相關標準的制定。近年來,上兒童服裝因繩帶、小零部件等設計不合理和安全項目不合格,被通報召回的現象時有發生。
選童裝首先看面料
在媽媽圈中,MJ baby是個小有名氣的本土媽媽牌。
和很多某寶媽媽一樣,joan從事童裝行業也跟做了母親有關。懷孕時看了很多很多日本歐美的育兒雜志,也想把自己的孩子打扮得很萌很帥,可是發現周邊童裝店的服裝風格跟期望值相差很遠,索性自己開店自己進貨。從年3月份開始做某寶店。剛開始的時候在批發市場淘外貿原單貨拿回家賣。“那時真的是什么都不懂啊,連拿貨要一整手一整手拿都不知道,很外行。看著那些一拿貨就幾百件幾百件的賣家,表示很震驚。”
半年后,joan開始設計一些自己品牌MJ baby。她設計了一款“親子麻花冷帽”,正是這頂帽子讓MJ baby一炮而紅,至今在某寶搜索“冷帽”“麻花帽”顯示的模特照還都是士多當年拍的那些照片。
四年后,MJ baby早已成為皇冠賣家,面料舒服、設計貼心,價格公道成為很多家長幫襯的理由。去年冬天,一款簡單厚實的打底衫褲熱賣千余件。
作為童裝達人,joan給孩子選衣服的心得主要有三點:面料是優先位的,貼身穿的衣褲必須是純棉的,透氣的。
款式要方便孩子活動。現在很多媽媽喜歡把孩子打扮得很大人氣,但是其實很多成人的服裝設計款式并不適合孩子。
不要囤貨,有可能衣服還沒囤到孩子能穿,自己就不喜歡了;有可能時間長了自己都忘記這套衣服了;有可能為了省錢給孩子穿大兩碼的衣服,等孩子穿到剛合適衣服早已經舊了破了不能穿了。
廣東省孕嬰童用品協會副會長陳新華:辦講座搞研討沉著應對質量危機
近幾年,涉足孕嬰童行業的企業如雨后春筍,行業競爭風起云涌,業內人士和資本市場普遍認為,由于人口紅利和行業現狀的因素,的孕嬰童行業具有誘人的前景。但在行業迅猛發展,消費者熱切期盼的同時,不時也有“廣州童裝抽檢逾一成質量不合格”等負面消息傳出。在挑戰與機遇并存的當下,孕嬰童行業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為自身發展找到一條通往成功的捷徑?為此記者在六一兒童節前夕,對話了廣東省孕嬰童用品協會常務副會長陳新華,她不僅總結了孕嬰童行業面對質量危機時的應對,也展望了孕嬰童行業開拓進取的未來。
陳新華坦言,國內嬰童經濟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和行內人士加入到嬰童服裝生產和銷售的市場,這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產業的繁榮。但同時由于部分生產商的盲目性,也只是嬰童服裝產品市場存在一些問題。今年廣州市消委會對市場50批次兒童及嬰幼兒服裝進行抽檢試驗,合格率僅為56%,其中有的知名品牌服飾被檢出甲醛和PH值超標的問題。
針對行業內出現的種種問題,陳新華與她所在的孕嬰童協會并沒有選擇隱瞞或淡化問題,而是積極面對問題,尋找解決辦法。陳新華談到:“質量檢查和媒體對行業發展一律是有促進作用的,合格率出現滑坡,與企業對新的質量標準理解不深入有關,為了扶持消費者的權益和行業的健康發展,我們協會組織了他們深入學習行業標準。”
今年4月10日,協會邀請了名嬰童服裝制造企業、品牌商及銷售商舉辦了專題研討會,深入學習國內嬰幼兒服裝質量要求及相關標準。
陳新華全程主持了這個研討會,研討會持續了一天,擁有十多年紡織品檢測經驗的高等工程師劉慧利作了“國內嬰童服裝質量標準介紹”的講座,剖析市場存在問題及質量改善建議,而CTTC紡標紡織品檢驗有限公司的劉蓮主任介紹了市場監督抽查法規介紹及相關注意事項。研討會結束后,企業家們進一步深化了解了行業標準,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怎樣加盟品牌童裝店

品牌童裝加盟排行

小黃鴨品牌童裝怎么加盟

小黃鴨品牌童裝加盟費大概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