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林昌橫先生“先有價格,后有商品”有感
把商品按不同級別、檔次分別定價,使顧客便于按等級購買,各得其所,并產生一種合理可信的感覺。
把商品按不同級別、檔次分別定價,使顧客便于按等級購買,各得其所,并產生一種合理可信的感覺。
商品價格是否合理,關鍵要看顧客能否接受。只要顧客能接受,價格再高也可以。所以,在定價時,首先得想想顧客的購買力。
法籍華裔企業家林昌橫,1958年來到巴黎繼承父業,經過20多年的苦心經營,把一個當時只有6名工人的小廠發展成為當今法國的第二大皮件廠,該廠的產品不僅暢銷法國,而且還遠銷德國、瑞士、非洲等地。林昌橫生財有道,在制定產品銷售價格時,總是考慮顧客的購買能力,然后再決定采取何種產品定價策略。他認為高中檔商品定價過高,顧客不敢問津,而中檔商品定價過低,顧客反認為質次而不敢購買。
林昌橫先生有一個觀念:“先有價格,后有商品”。在他看來,定價就是要根據顧客的需要和可能加以確定,也即要算算顧客能從口袋里拿出多少錢。如果超過了顧客的承受能力,那么,再好的產品也是不會有人買的。
現在不少企業盲目抬高商品的檔次,試圖以有檔次次、高規格、高價格取勝,大家也許已經發現商店中價格昂貴的“有檔次”商品,豪華娛樂場價格昂貴的“有檔次”服務中心比比皆是。目前我國大多數人的實現目標水平還比較低,支付能力有限,而這些“有檔次”商品發展太多,終究會銷路不暢,到頭來還得“忍痛割愛”,降檔削價,可能落個蝕本虧損的結果。
我對林昌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用戶動態
相關閱讀
商機在線
免費咨詢
加盟店排行榜
獲取加盟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