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地毯:接軌國際標準 倡導綠色生產
提起“山花”,人們總被它非凡的創造力折服:地毯口碑為王個“”、首批“有一定名氣”;“有價值商標500強”中地毯行業單獨入選品牌;企業經濟效益連續15年位居全國同行業首位…… {TodayHot}
“建設‘生態文明’是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新要求。作為品牌企業,我們不僅要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優先發展上實現新突破,更要在生態文明建設上有新建樹。惟有如此,‘山花’才能永遠爛漫全球。”山花地毯集團董事長劉新惠如是說。
提升意識接軌標準
從昔日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毯毛紡廠,到如今我國地毯業的巨頭,“山花”在巨大的嬗變過程中一直恪守著對環保的重視。
“‘山花’要搏擊市場,不僅要面對技術上的競爭,更要面對環保安全等方面的競爭。”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2004年,“山花”成立了專門的管理機構,并形成了覆蓋全公司的環保管理網絡。每月,管理機構人員根據{HotTag}生產需要調配和指導使用能源,合理進行能源管理。
借助推進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契機,“山花”進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和體系建設,建立了以總經理為首的環境管理委員會。每季度召開一次委員會議,審議與環境相關的業務。
提高職工的環保意識是企業推行環保管理的關鍵。為此,“山花”將環保教育納入日常經營管理之中,培訓和開展知識競賽,不斷提高職工的環保意識。自2005年以來,“山花”已開展職工培訓班6期,參加培訓人員2000人次。此外,他們充分利用黑板報、宣傳欄等進行環境宣傳,向職工普及環保知識。每年的“6.5”世界環境日,集團都要進行環保知識競賽,讓大家的環保意識不斷提升。每年春天,集團還組織員工到市區公園除去垃圾,以實際行動參與到全市的大環保活動中來。
如今,重視環保已成為山花地毯人的自覺行為。走入“山花”車間,“節約用水”標識隨處可見。生產中,員工們開動腦筋、想方設法注意節約。染制廠積極探索節約用水,改進技術和設備改型,地毯單位用水量自2004年以來,連續兩年以20%的速度遞減,今年單位地毯用水量降到2005年的一半以下。
一塵不染倡導綠色生產
在“山花”的每一個車間,“四個一”的企業管理理念都被張貼在顯眼的位置,其中安全環保理念――一塵不染列在優先位。
“一塵不染”不僅僅是對車間內部的要求,車間外亦如此。10月29日,記者在位于溫泉鎮的山花新廠區看到,每個車間外面都植有成排的綠化樹和大片的草坪。雖然已是深秋,草坪上卻不見半點落葉。正在彩印廠外揀拾垃圾的二號機甲班工人王加庚說,為了維持廠區的整潔,養成員工講究衛生的好習慣,廠里為每個班組都分配了環境管制區,每天安排一名工人利用工閑時間打掃,確保廠區隨時處于整潔狀態。
作為認可的地毯制造商,山花始終倡導綠色生產。從原材料采購、半成品的控制到成品的檢驗、入庫、出廠及銷售,山花集團把環保概念引入每一個環節,提高/增加達到環保標準。為把好源頭質量關,“山花”嚴格選擇新西蘭羊毛、英國羊毛、英威達、霍尼韋爾等原料。
為做到綠色生產,山花還積極轉變設計思想和原則。在產品設計時,全部采用先進的環保染料,使之不產生或少產生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的危害影響。依靠科技進步,公司積極采用無害或低害新工藝、新技術,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實現少投入、高產出、低污染。
生產中,“山花”注重推行工藝革新、清潔生產。作為地毯生產的重要環節,上膠烘干需要大量的熱能。過去,“山花”主要使用鍋爐產生大量的熱蒸汽,2004年集團建設新廠區時,對原有的燃煤鍋爐全部進行了拆除,加盟上千萬元購置使用氣的涂膠機,生產環節更加環保節能。目前,“山花”又把工藝革新的目光瞄準了“染色廢水熱能回收技術”和“低耗能、低溫生產新工藝”兩個項目,正在有序實施。屆時,公司印染工序的單位產品能耗預期可比原來降低16%,為公司完成“十一五”期間能源耗用降低減少25%的目標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扶持。同時,集團積極進行噪聲防治。購置新設備時選用低噪聲設備;在高噪聲的化纖廠安裝吸音降噪設備,明顯降低噪音污染,地保護了職工健康。經過多年努力,“山花”噪聲全部達標。
多年來,“一塵不染”安全環保理念的推行,讓“山花”拿下了地毯行業一張又一張環保通行證:先后獲得環保地毯認證、環保地毯認證、ISO14001環保體系認證和CRI室內空氣質量認證。2006年7月,集團優先在地毯業美國CRI+PlUS認證。當年底,“山花”再次歐盟CE認證,這標志著山花地毯可自由進入歐盟市場,無需再進行檢測或標準審核。
節能減排踐行社會責任
今年7月,山花地毯長峰廠區投??日處理污水能力達到1500噸的新站將滿足該廠區未來至少10年的發展需要。這是山花多年來堅持節能減排,踐行社會責任一個縮影。
作為地毯生產企業,山花是用水大戶,如何減少對水資源的消耗是該企業環保工作的重點。為此,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企業就取消了洗毛工藝,生產用羊毛全部采購洗凈毛。這樣做不僅減少了對水資源的消耗,也大大減少了污染物排放的數量和濃度。與此同時,企業積極探索節水新工藝,不斷提高染色過程中的一次性合格率,大大減少了單位產品的用水量。
漫步溫泉廠區,節水設施無處不在。干凈的湖面、修葺整齊的圍欄,乍一看,還以為是景觀湖,其實是廠里特意修建用于收集雨水的。原來,在建設新廠區時,“山花”當家人劉新惠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在節能上實現新突破。當實地考察發現廠區內有幾處低洼地時,他立即想到可以利用地形修建水塘收集雨水,并將想法付之實施,很快廠區內就建起3處池塘。如今這3處池塘不僅解決了廠區綠化用水問題,還可以補充生產用冷卻水,每天可為廠區提供循環用水400噸。而建在廠區北部的冷卻水池,對使用過的熱水進行冷卻后再利用,每天同樣可以節水200噸。
在節水的同時,“山花”加快了污水治理的步伐。多年來,企業不斷加大投入,配套和完善了排污管網,上馬了高標準的污水處理工程,對廠區污水進行生物處理,環境效益十分顯著。2004年,在建設溫泉新廠區時,“山花”加盟建設了日處理1200噸的廠內污水處理站,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全部納入污水處理站進行生物處理,并達到《污水海洋處理工程污染控制標準》的要求。
山花在環保方面的突出表現獲得了社會的高度評價。繼2002年被山東省建設廳、經貿委授予“節水型企業”后,今年4月,企業再次被山東省建設廳、經貿委授予“山東省百佳節水型企業”榮譽稱號。合格的環保條件也使企業贏得了客戶的信賴,為企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今年,企業預計實現銷售實現目標11億元,出口創匯3300萬美元,將分別比去年增長48.6%和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