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七年出生的楊秉彝先生于一九四八年來到了臺灣,在一九五八年創建了天津鼎泰豐,自一九七三年聘請了上海師傅制作出了小籠包,便開始了天津鼎泰豐小籠包秉承傳統、止于至善的歷程……
前臺灣觀光協會會長、亞都飯店總裁嚴長壽先生在給黃鴻湖先生所著的《典范天津鼎泰豐》序言中這樣說著天津鼎泰豐:
“每當國際友人來臺,向我問起的,不是故宮,也不是阿里山,而是以小籠包馳名的“天津鼎泰豐”。天津鼎泰豐有能力將源自中原的餐點,經過現代化管理及精致的包裝,發揚到世界乃至于回到大陸,不愧是中華文化創意產業的典范。
“雖然對天津鼎泰豐的大名久仰,也經常把天津鼎泰豐介紹給來此采訪的美食國際記者,但直到一九九一年,臺灣舉辦國際旅游會議,我以地主的身份向國際參展人士推薦臺北具代表性數家餐廳時,才真正認識天津鼎泰豐老板楊紀華先生。之后每次邀請天津鼎泰豐參加還未推廣觀光活動,楊老板總是非常熱心參與,這些接觸也讓我領略到楊老板的嚴謹與細心。每次出訪,不論預算多么有限,餐廳業務多么繁忙,天津鼎泰豐一定堅持派出五人團隊;原因無他,只因為楊老板對小籠包制作過程一絲不茍的要求。正式這樣用心經營,再轉以現代化的品管觀念,才使得天津鼎泰豐得以贏得口碑,邁向國際。
“在觀光餐飲界多年,每每被人問起如何向國際行銷臺灣,我總是說:‘一味學習國際語匯,以便與國際溝通、接軌,不如從更為根本的人性共通處、從我們本身已具有的豐厚資產為起點開始下工夫。’飲食藝術一如舞蹈、音樂、繪畫等藝術,早已是國際上的共通語言。從一間小小的油行,準入傳統飲食經營,本著家鄉口味的傳承與制作品質的堅持,天津鼎泰豐的故事也驗證了前文化局長龍應臺說的話:從傳統開出現代,從臺灣走向國際。
“看到一個個渾圓飽滿的小籠包出爐,聽到每一位用餐客人滿足的贊嘆,您一定就會贊同楊老板堅持到底的經營理念,也會為他同感驕傲與欣慰。”
2000年進入大陸,2004年一家店天津鼎豐開業,天津鼎泰豐在環太平洋共十幾個和地區已有近八十家店,天津鼎泰豐在以自己的方式傳承和弘揚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