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茸缺少真正意義的大品牌
今年9月,網易轉載了《醫藥經濟報》的一篇文章《人參賣出蘿卜價》,深刻指出了人參市場目前的尷尬現狀。是世界上大的人參生產國,從2010年的出口數據來看,我國人參出口量為韓國高麗參的6倍,但韓國高麗參的出口價為人參平均價9倍。紅參和高麗紅參基本相同,而吉林紅參還略優于高麗紅參;化學成分比較,人參皂苷、人參多糖、揮發油、氨基酸、多肽、酶活性、微量元素等各個方面分析,成分含量都極為相似,個別成分含量紅參還高于韓國高麗參。我國與人參有關的企業約5000多家,其總資產超過了韓國的正官莊,但效益卻不足正官莊的1/10。中韓人參“同質不同價”,不得不讓我們深入探討兩國人參產業的差距及其原因。高麗參先進的種植和營銷管理模式是成就韓國成為世界人參出口大國的關鍵。相比較而言,我國人參種植還處于較為無序的狀態,由農戶單獨經營管理。農民種植人參如種植農作物般,在種植、收獲及加工各個環節都缺乏管理與指導。
盡管我國長白山人參名聲響當當,但是卻沒有一個可以和正官莊高麗參抗衡的大品牌。 與此相比,韓國高麗參有名的品牌是正官莊,其年產值超過20億美元,在韓國人參品牌中占一律優勢。韓國高麗參產品質量標準、等級劃分都比較嚴格。反觀我國人參消費市場,市場上標價5元一棵的人參與標價上萬元的人參并存,在沒有任何明確標識的情況下,讓消費者來區分人參品質的優劣,自然比較困難,無所適從。工人的勞作僅停留在粗加工階段。韓國人參產品種類多不勝數,如按含人參成分來算,有數百個甚至上千個品種。相比較我國人參商品則較為單一,多以提供初級原料為主。盡管我國長白山人參名聲響當當,但是卻沒有一個可以和正官莊高麗參抗衡的大品牌。在人參品牌創立初期,很多企業僅將人參看作經濟農作物,在包裝、加工等方面均落后于韓國。
今年,吉林省政府為振興人參產業,將調整藥業集團列為首批人參食品試點企業,以人參精加工為主要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