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優鮮操作規范每年都會根據作用來更新、增加和調整。集團內部和監測機構每月都會按照這些條款進行暗訪檢查、評分。檢查結果不合規范者,優先次會被予以警告、懲戒;第二次則可能面臨降職,甚至開除的處理。
在這樣重重把關下,可以說是很高程度地接近了這個標準。因為這是線下大型實體企業經過了近20年的實踐,才慢慢形成的經驗與規范。看起來,像天天優鮮這樣的生鮮操作標準對于剛剛起步的線上商家來說,似乎過于嚴苛,但實際上這并非不可實現。天天優鮮就已經在做這樣的嘗試。2014年12月,天天優鮮頻道上線,充分借鑒了全國實體店多年的生鮮操作經驗,不僅直接把天天優鮮成熟且經過審核的生鮮供應鏈體系搬到電商,而且連這些細致入微的食品處理及衛生的標準也與保持完全統一。
天天優鮮的生鮮產品,就等同于天天優鮮的生鮮產品,這種方式來規避其他電商可能遭遇的食安。此外,為了減少物流對于生鮮產品的損耗,天天優鮮還重金投入,打造了世界優異的全場冷鏈技術配送。
上線僅僅三天,飛牛生鮮就突破了每日千單的電商歷史記錄。兩個月過去了,這樣的模式在天天優鮮已經得到了鞏固和沉淀。天天優鮮也希望運用這個方式,把生鮮業務做到全國。當然,并不是每一家生鮮電商都具備這樣的實體經營經驗和實際操作規范來依靠,所以這種運作模式注定不可能在大多數電商中推廣。那么,生鮮電商要扶持食品是否還有別的出路,依然有待更多的探索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