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國際集團應對出口退稅下調挑戰
2015-06-24 09:34
集團原產品材料的出口大幅下降,附加值高的出口產品同比增加了36.11% "這次出口退稅調整共涉及東方國際集團出口商品1264個,涉及出口金額達10.75億美元,預計將減少退稅實現目標2.88億元."東方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蔡鴻生坦言此次退稅新政對集團的影響頗大. 不過蔡鴻生表示,減少的2億多收銀額只是靜態的數據,在實際經營過程中,企業會與生產商、代理商等共同分擔這部分的損失,目前集團部分商品的單價已提高了5%-10%. 作為大的紡織品出口商,東方國際集團對外貿經營的嚴峻形勢早有準備,這幾年一直在做相關的測算研究和產業調整工作,以大程度地規避. 面臨嚴峻考驗 蔡鴻生介紹,出口退稅新政所涉及的項目占到所有出口商品的37%,巧合的是,東方國際集團此次受到影響的出口商品也占到了集團出口總額的37%,這從某種程度上也體現出東方國際集團是典型的外貿出口企業,集團也將經受較大的考驗. 不過從貿易方式上來說,退稅調整主要影響的是自營出口業務,而對代理出口業務影響并不大. 蔡鴻生表示,在此次調整中,集團部分微利產品的收銀肯定將喪失或基本喪失,集團會將這部分產品逐步退出生產線;盡管深加工、附加值高的產品程度也會有所下降,但相對影響程度較小. 從出口地區來看,各大出口市場產品受到的影響也不同.由于歐美和日本地區這些傳統市場出口的產品附加值比較高,所以受到的影響較小,新興市場如非洲、中東、拉美地區出口產品附加值較小,受影響比較大. 蔡鴻生表示,雖然集團還擁有部分的內銷市場,但在出口退稅大幅調整的形勢下,縮小外銷市場份額、擴大內銷市場并非易事,由于目前國內企業的加工能力普遍較強,加上宏觀政策調控頻繁,所以內銷市場壓力非常大.集團現正在研究哈薩克斯坦等東亞市場,準備進一步開發新興市場. 打有準備之仗 盡管面臨嚴峻的挑戰,但蔡鴻生表示,只要企業變"被動"為"主動",外貿經營的前景仍然非常廣闊.目前經濟穩定發展的態勢、全球紡織品需求持續增長的趨勢、以及現代服務業廣大的發展空間等機遇,都給集團主業發展創造了調整、創立和轉型的有利條件. 這幾年東方國際集團始終在對各大市場進行研究,并將產品逐步轉向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檔次高以及專業化、系列化的商品.集團還加強了打樣中心建設,為客戶提供技術加工和輔助設計業務,以促進提升貿易質量和自營業務的發展. 為了提高核心競爭能力,東方國際集團很早就開始了自主品牌建設,并設立了專項基金,鼓勵旗下企業進行自主品牌產品的設計生產.目前集團旗下已擁有銀河、雪花等多個自主品牌產品,其中銀河品牌產品年出口量已達到8000-9000萬美金,其他自主品牌產品年出口量也在加速上升. 相比服裝紡織行業,東方國際集團另兩大出口支柱產品輕工產品和機電產品受出口退稅調整的影響明顯較小,在國內外也具有大量的市場需求,能為集團帶來更穩定的經營增長. 2007年東方國際集團加快了貿易結構調整步伐,轉變外貿增長方式.上半年集團傳統的服裝紡織產品占總出口量的60.59%,比以往占80%-90%的比例大為減少,輕工產品出口同比增加了12.73%,機電產品同比增加了3.28%. 此外,集團原產品材料的出口也大幅下降,附加值高的出口產品同比增加了36.11%. 為了進一步優化生產供應鏈上下游增長環節,推進集約化生產,為客戶提供度身定制的服務,東方國際集團從2005年起就開始著手進行供應鏈再造和服務貿易大平臺的建設工作. 集團將旗下原33家貨運和物流企業進行整合重組,成立了新的東方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規范代理業務操作模式和流程,統一服務標準和操作流程,志在打響"東方國際物流"品牌,使之成為亞太地區知名的大型綜合物流服務企業. 集團推進供應商網絡建設,建立生產供應商資料庫,組建了生產企業聯盟,收購、租賃、擴建、新建工廠壯大聯盟隊伍. 為了推進貿易與物流合作建設,集團分別從可控航線和客戶源頭上推動集團內部貿易與物流業務的聯動,開發了中南美航線和中東航線等物流航線,并建立起集海運、空運、散雜貨、倉儲為一體的物流電子商務平臺. 貿易與物流的聯手合作,顯著提高了集團外包服務的專業化、集約化、網絡化水平,吸引了全球戶外運動服裝帶頭企業哥倫比亞運動服裝公司等大批國外知名企業與集團進行業務合作,并使集團獲得了上億美元的大型設備進出口訂單業務. 在積極整合貿易物流資源的同時,東方國際集團還十分注重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和科學化管理水平,加強對存量資產的統籌經營,控制應收帳款等財務款項,降低各項費用尤其是管理費用的支出. 蔡鴻生表示,過去外貿企業比較強調創匯,對成本控制的概念并不是很強,現在隨著企業逐步走向市場化,外貿競爭日趨激烈,壓縮運營成本已成為提高收銀的重要手段之一. 集團目前已建立了內部公共信息平臺,使原先旗下各自為陣的企業實現了信息共享,并建立了生產聯合監督機制,使企業各自的生產數量和質量得到了合格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