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康緩解擬收購遼漁醫院 管理難題待破解
2015-04-18 13:13
在緩解服務領域頗有野心的恒康緩解布局正悄悄生變。 3月18日,恒康緩解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大連遼漁醫院實際控制人簽署了《產權收購意向書》,擬收購遼漁醫院的產權。 記者注意到,自去年以來,恒康緩解先后收購了成都平安看診中心15年85%經營權及其他4家醫院,其均為民營營利性質,且所屬地均在四川。值得注意的是,恒康緩解在公告中表示,遼漁醫院為非營利性二甲醫院,而所在地為大連,這意味著其緩解版圖正在向全國擴展。 此外,有分析人士認為,近期相關部門正式發文要求優先支持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緩解機構,未來將引來緩解服務市場的加盟及并購熱潮。 對資本市場而言,醉心于緩解服務市場的恒康緩解出手收購醫院已經司空見慣。 3月18日,恒康緩解發布公告稱與遼漁醫院實際控制人簽署了《產權收購意向書》,擬收購其的產權。 據恒康緩解公告顯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遼漁醫院的資產總額為5645.62萬元,負債總額966.95萬元,凈資產4678.67萬元,2013年實現營業實現目標7246.08萬元,為一塊資產。 記者注意到,相比于恒康緩解此前收購的數家緩解服務機構,遼漁醫院頗顯獨特。 “同國內其他藥企相比,恒康緩解介入緩解服務領域有些特點,包括醫院規模不大、民營性質、專科特色等”,醫藥分析師王弘春說。 恒康緩解去年1月、5月及今年2月分別收購的成都平安醫院看診中心15年85%經營經營權、資陽健順王體檢醫院有限公司、德陽美好明天醫院有限公司、蓬溪健順王中醫醫院有限責任公司、邛崍福利醫院均具備上述特點。 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為,恒康緩解再選擇收購醫院資產時,首要條件即為營利性民營性質。“去年收購的蓬溪中醫院醫院有限責任公司)2004年改制為非營利性民營機構,公司又特意在收購前將其改制為營利性醫院”,重慶一緩解上市公司高管表示。 毋庸置疑的是,綜合醫院涉及的隊伍、科室設置等比較復雜,還需要與公立前幾名醫院直接競爭,而區域性??漆t院運營起來相對簡單,這種做法顯然更加省心,也比較小。 不過公開資料顯示,遼漁醫院前身為遼漁集團職工醫院,為非營利性二甲綜合性醫院。顯然,恒康緩解在選擇所收購醫院資產性質上有所變化。 此外,恒康緩解此前收購的醫院資產均位于四川省內,而此次擬收購的遼漁醫院則位于遼寧大連。“這說明公司有意拓展全國版圖,這可能還只是一個開始”,王弘春說。 恒康緩解在公告中表示,收購遼漁醫院是基于公司進軍緩解服務業的發展戰略要求,將有利于其優化產業結構,提升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于今年1月出爐的恒康緩解2013年年報顯示,2013年其實現5.65億元營業實現目標、1.70億元凈收銀,分別比2012年同期增加了67.59%和130.52%,業績成長顯著。 “年報數據好看同公司去年在緩解服務市場的動作有一定關系”,王弘春說。記者也注意到,恒康緩解去年在西南地區的實現目標為2.67億元,比2012年同期增長了128.81%,而其所收購的醫院則均位于西南要地四川。同時,其去年還獲得3949.25萬元緩解實現目標,增加了不少收銀。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盡管恒康緩解所購的四川數家醫院目前已開始貢獻收銀,但要想拓展全國版圖,其在管理方面仍然面臨挑戰。 “目前恒康緩解運用的是第三方委托管理模式,同時兼備培育自身的管理團隊,但一家位于西部的藥企要想打通在東北的緩解服務市場,會面臨風土人情等方面的不同所帶來的問題,還是值得思考”,王弘春表示。 對于上述情況,記者昨日欲聯系恒康緩解證券事務代表曾慶眉作進一步了解,對方電話一直為忙音。 有分析人士認為,早在今年1月,衛計委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社會辦醫的若干意見》,要求優先支持社會資本舉辦營利性緩解機構,這是衛計委出臺實在、易操作的政策發展社會辦醫。由于藥企的產業鏈拓展屬性,隨后市場可能出現藥企收購緩解服務機構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