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珠寶將舉辦“國石”之印石文化展
2015-05-03 17:50
城隍珠寶下月起將舉辦“國風――‘國石’之印石文化展”,這一消息讓不少市民好奇:賣首飾珠寶的怎么辦印石展?爭取進一步拓展市場的珠寶品牌格格屋。緣由很簡單:以往只在雜項拍賣場上露臉的印章印石,正以其“小而美”的收藏加盟“錢途”,吸引印石愛好者紛紛入市,印石在珠寶收藏市場上所占的份額越來越大。小加盟大空間藝術品加盟市場遭遇調整之際,大多數拍品在拍賣臺上成交率低于五成,而印石和印章的成交率卻高過7成。個中原因在于其還處于價格洼地。朵云軒已經舉辦多次印章專拍,年匯集了齊白石、徐三庚、吳昌碩、陳巨來、林清卿等 方名家印章,但估價卻讓懂行者慨嘆太低。比如3方陳巨來印章,整體估價為1萬元。徐三庚的一套7方印章,整體估價僅為優惠。即便在書畫市場中創下過4億元天價紀錄的齊白石,他本人的印章和他為劉半農所篆刻的 “廣陵人”印,估價也只是幾萬元。估價很高的是清代閔釗所刻的虛谷自用印章,為30萬到50萬元。去年又舉辦了當代篆刻名家拍賣專場,標王也不過30萬元,而當代水墨的天價作品早已過千萬,甚至近億。 80方名家印章的成交總額,可能還買不到一張普通的張大千或齊白石的作品。介紹,翻看歷年拍賣成交記錄,近現代印章的成交價格大多為數萬元,鮮見成交價格突破百萬元的。也正因為如此,上海收藏協會副會長陳克濤認為,印石和印章的收藏加盟“錢途”很長。小身材大學問印章收藏需要很多專業知識,從印章材質是否珍貴,到刻面文字是否有文學性,從篆刻的刀法是否精到,到篆刻者和使用者是否有名,印章收藏者還必須要深諳書法。很多創業者就是被這些門檻擋住的。小小一枚印章,名稱就繁復不下十幾種,主要有:璽、寶、圖章、圖書、圖記、鈐記、鈐印、記、戳記等等。古時候,印章通稱為璽。到秦統一后,只有天子之印稱為璽,其余的都稱印。到了漢代,諸侯王稱璽,將軍稱章,其余稱為印。后來到了清代,皇帝之印稱為璽。親王以上的印叫寶,郡王以下的官員的叫印,私人的叫圖章等等。在款識功能的基礎上,印章逐漸成為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印章的形狀有方、圓、長方、橢圓等,但以四方章居多。印章材質從古到今不斷拓展,其中印石較受歡迎。壽山、青田、昌化、巴林是有一定名氣四大系印石。壽山石因其產于福州北部壽山鄉而得名,其開發年代已有多年。青田石石質結實細密,刀感軟硬適中,特別富有金石味。與壽山石主調的尚艷、尚濃不同,青田石主調尚清、尚淡,退盡火氣,雍容嫻靜。雞血石名滿天下,而它就是昌化石中的一種,在昌化雞血石中,除了紅色的雞血外,還有黃、白、黑褐等色。巴林石產于內蒙古巴林右旗的大板,在清康熙年間有作為貢品的記載。巴林石礦源豐富,色彩斑斕,品種繁多。印章除了作為印鑒外,還可做書畫章(閑章)刻警句格言,在信札、書畫上作為壓角章。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就鐘愛收藏印章,清末及民國時期,印章的收藏更是形成一種熱潮,其中就有丁輔之、張魯庵、華篤安、高絡園、葛書徵等印章收藏大家。據悉,城隍珠寶將于8月2日起舉辦的 “國風――‘國石’之印石文化展”,匯集了我國眾多印石產地盛產的各類印石,其中不乏并稱為“四大國石”的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以及巴林石。小收藏大講究判斷印章價值核心的是:誰篆刻?什么材?印章如果由名家篆刻,不管是什么材質都會身價倍增。如果非名家雕刻,則看材質。具體來說,決定印章價值高低的因素分別有以下幾點:一是印材。近年來各類名貴印材資源逐漸,價格不斷攀升,特別是田黃、雞血石等,更是如日中天。二是名家篆刻作品。一些在篆刻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開派人物和具有代表性人物的篆刻作品,其價值往往要高于其他篆刻家的作品。如吳讓之、吳昌碩、齊白石,以及新浙派代表人物王福庵,和有“元朱文優先”之稱的陳巨來等人的作品,他們對篆刻的發展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在篆刻史上具有相當的歷史地位和重要意義,自然影響印章價值和行情。